街头现挤鲜羊奶不要买、不要喝!吃烧烤、火锅一定要吃熟透的牛羊肉!
8月1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年以来,洛阳市报告的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病例数高于历年同期,且近期仍在高位波动。为此,洛阳疾控发布上述重要提醒。
什么是布病?如何传染的?
洛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专家朱鑫介绍,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懒汉病”,患者会有发烧、关节疼痛、浑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病菌会侵蚀人体关节、肌肉、心脏甚至大脑。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洛阳,羊和其相关制品则是最常见的传染源。
据了解,目前洛阳市场上的牛、羊肉需求较大,个体养殖户逐渐增多,造成布病感染风险增加,通过喝鲜羊奶、吃烤羊肉串、喝羊肉汤等食源性感染布病病例仍然较多,食源性感染风险不断增加,传染来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统计显示,2021年,洛阳累计发现497例布病患者。2022年前7个月,洛阳发现432例布病患者,高于历年同期,甚至已超过2020年全年发现病例数。且近5个月,每月发现病例均超过60例,患者群体中既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三四岁的幼儿。
老年布病患者占较大比例,与购买食用路边现挤鲜羊奶有关
“街边出售现挤鲜羊奶的商贩无法确保羊和他们自身的健康状况,挤奶的操作过程也不规范、不卫生,市民饮用这种羊奶会有患布病的风险。”朱鑫说,在目前发现的布病患者当中,个体养殖户布病患者占最大比例,其次就是老年患者群体,这些人患病原因几乎是购买食用街头商贩出售的现挤鲜羊奶。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在吃烧烤或火锅时,食用了未加工熟的牛羊肉导致感染。
65岁市民李先生是名退休职工,近两年散养3只羊,他偶尔食用自家羊产的鲜羊奶。7月7日,他发现肩膀一侧疼痛,接连几天症状也未减轻。7月21日,他到医院就诊时向医生告知近期饮食情况,医生在检查同时推荐他到疾控部门检查,随后确诊感染布病。
我们了解到,从发病到确诊用时14天,李先生属于发现比较及时的患者,但更多患者因为未及时到医院就诊,或未及时向医生介绍饮食情况,可能会被误诊以至于贻误病情。
7月初,71岁的市民马女士出现发热、多汗、精神萎靡等症状,以为是感冒并未在意,但几天后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考虑到近期只在小区附近活动,且核酸检测为阴性,马女士就在家服用退烧药,没想到症状并未缓解,到医院也未找到病因。直到7月18日,到另一家医疗机构就诊时告知医生多次买鲜羊奶的经历,才得以做系统检查并确诊。目前,患者马女士经针对性治疗后,病情已有好转。
自行煮鲜羊奶存在极大的感染风险
“有市民以为,将现挤的生鲜牛羊奶煮沸,就能起到杀菌效果。实际上,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人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自行煮沸仍存在杀菌不够彻底的风险。”朱鑫说,此外,未经过加工的生鲜牛羊奶中还可能藏有多种致病菌,可通过牛羊奶传染给人类,一般的煮沸操作无法彻底杀菌。
“布病主要在人畜之间传染,一般不会人传人,但问题在于,布病的症状复杂多样,可能是发热乏力,也可能是关节疼痛等,早期难发现,也容易被误诊。”朱鑫说,目前,一些养殖户布病患者有一定防控意识,在就诊时能及时告知养殖及宰杀牛羊情况。但在购买现挤鲜羊奶的人群中,绝大多数对布病认识不够,在就诊时没有及时告知医生饮食记录,导致未能及时发现。
朱鑫提醒,布病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治愈,市民不必恐慌。市民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多汗、关节酸疼等症状,应及时到传染病医院就诊。建议市民从正规渠道购买肉、蛋、奶类及其制品,不喝生牛奶、生羊奶,在食用牛、羊肉时做到熟透后再食用。此外,一些市场售卖的未加工的鲜奶,只进行一般的煮沸操作也可能杀菌不彻底,市民要谨慎购买。
此外,也建议基层单位大力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和宣传,提升农村养殖户等重点人群健康素养,提高其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定时对牛、羊等牲畜进行疫苗接种和检测工作,在牲畜喂养经营全过程,相关人员(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要做好自身监测和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