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饲料原料质量安全管理介绍
信息来源:广东饲料网
2014年国内玉米价格明显高于进口大麦、高粱,饲料企业受价差驱动纷纷用进口高粱、大麦替代玉米。然而,关于饲料原料进口质量安全管理您知多少?在“2015中国氨基酸与饲料原料应用研讨会”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袁伯增以检验检疫监管部门的角度,对近年我国进口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管理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梳理,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问题及未来的改革方向对已经涉及或即将涉及进口饲料原料的企业提出建议,他报告的题目是《进口饲料原料安全管理》。
“三聚氰胺”事件以后,针对饲料安全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为规范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质检总局专设物种资源监管处(属于动植司),全面负责我国进出口饲料安全监管工作。
一、118号令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出台了《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18号)。根据规定,向我国出口饲料的国家或地区的生产企业,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注册登记,进口饲料应当来自注册登记的境外生产企业。
二、安全风险监控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全面启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每年制定《进出口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并组织各直属局实施。一旦发现监控不合格,质检总局将视风险情况,采取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对外通报、暂停国外企业输华资质,乃至封关等措施。目前已完成34个国家和地区、52种产品的贸易准入规范工作,注册境外生产加工企业超过700家。
三、饲料原料进口主要面临的三大问题
(一)疫情疫病传入风险依然存在
目前,防范疫情疫病跨境传播的任务空前繁重。随着认识水平和鉴别能力的提升,人类不断发现新的疫情疫病,这些动植物疫情疫病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呈现高发、频发的态势,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同时,动植物疫情疫病以不同的方式漂洋过海、频闯国门,给中国口岸动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检验检疫人员严阵以待,构筑严密防线,一次次将疫情疫病阻止在国门之外。
(二)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饲料安全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础,社会关注度和媒体聚焦度不断加大。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种行业内潜规则及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据介绍,仅2014年,从美国、南非、巴西、纳米比亚等17个国家的玉米酒糟粕、饲料添加剂、鱼粉和肉骨粉等产品中,共检出不合格1555批,涉及转基因、沙门氏菌、重金属超标、二?英等问题。
(三)技术贸易壁垒日益严格
近年来国外各种技术壁垒层出不穷,比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美国针对我国输美宠物食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欧盟出台的一系列饲料法规等等,均给我国进出口饲料产品带来了较大的检验检疫压力。
四、对企业的建议
(一) 企业需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要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和过程。 同时,还应关注进口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关注是否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转基因产品、检疫性有害生物、动物疫情疫病),可事先委托第三方检测、加强自检自控能力建设。
(二) 企业需建立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制度。
(三) 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合同责任,确保自身权益。
(四) 需时刻关注政策法规动态(http://dzwjyjgs.aqsiq.gov.cn),了解政策,规避风险。
(五) 遵守《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得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动物疫情疫病,一旦检出,将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
此外,还应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遇到的困惑、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