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牛奶配额终结 中国乳业大可不必惊慌
摘自:食品伙伴网
4月1日,欧盟推行了31年的“牛奶生产配额制”,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1984年,欧盟牛奶出现结构性过剩,产量超出市场需求,欧盟决定设立产量上限寻求供需平衡。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对于此项制度,有人支持有人骂,可谓分歧不断。
欧盟委员会农业政策新闻发言人丹尼尔·罗萨里奥说,牛奶配额最初计划只实施五年,后来有效期被推迟了好几次,直至2003年才最后确定牛奶配额政策“软着陆”期限为2015年3月底。
那么,这项制度为何终止了呢?
欧盟方面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为了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当地奶农理应从全球消费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获益。
对此,《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欧洲奶粉品牌在中国的代理商,他对欧洲乳业研究多年。“这些年欧盟牛奶产量和出口量相对稳定,但包括中国在内的需求量则迅速增加。”显然,市场是政策调整的出发点。
2013年国内进口工业原料奶粉(下称“大包粉”)85.4万吨,同比增长49.08%;2014年进口量达到105万吨,同比增长22.95%。
在这种市场诱惑下,欧盟成员国深受配额制的束缚。数据显示,31年来,欧盟坚持严格的牛奶生产配额制,超出生产配额的国家必须向欧盟支付高额罚款。仅2014年,德国、荷兰、波兰、丹麦、奥地利、爱尔兰、塞浦路斯和卢森堡等八个欧盟成员国因奶产量超出2013/2014年度配额,被强制支付4.09亿欧元巨额罚款。
随着该项制度终结,欧盟的产能压力也将得到释放,那么,是否如同一股洪水涌入到中国来呢?国内乳业是否会面临“狼来了”的威胁?
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乳业专家认为,长远来说会有一些影响,但短期内还很难带来很大冲击。以国内进口的大包粉为例,80%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只有12%左右来自欧盟,按照2014年105万吨来计算,只有12万~13万吨。
上述欧洲奶粉品牌中国代理商介绍,在欧洲,因为文化和价值观的原因,当地奶农即便看到市场需求增长机会,但在扩产方面也是很谨慎的,并不会因为暂时需求旺盛就花力气冒风险去增加奶牛存栏数。
事实上,大包粉并非想进入中国就可以进来的,也取决于国内乳企需求变化。
目前乳企都面临着库存消化难题,因为其中大包粉是以往高价进口的,随着原奶价格走低,每消化一公斤就意味着亏损。而消化进度还取决于市场终端,按照目前行业形势,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起码要到下半年8~9月才有望消化得差不多。”
此外,国内市场也充斥着大量进口液态奶,据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统计,2014年国内进口UHT灭菌奶的数量为29.5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60%以上来自欧盟,其余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多。欧盟中,要数德国和法国进口奶为主。
那么液态奶是否会在“配额制”取消后汹涌而来?有业内人士持悲观态度,“价格已经从2009年的30元/升跌至如今的9元/升,在消费者消费意识逐步提高后,进口液态奶在‘新鲜’这个核心指标上缺乏竞争力,部分国内代理商也在亏损。”
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终端产品方面,来自欧盟的占比较大。2014年国内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12万吨,其中约有7万吨来自欧盟。但随着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价格战持续,尤其是新希望推出99元新西兰原装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后,来自欧盟的高价奶粉能否有更大发展空间,有待观察。
中国乳业俱乐部发起人雷永军认为,“国内乳企经历过2013年的原奶价格高低震荡后,如今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结构都已经调整到位;同时,国内很多企业也纷纷走出去布局工厂和奶源。”
在雷永军看来,欧盟牛奶配额制取消,对中国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当前不会被打趴下;而这种制度的取消对中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国内乳企可以有更多选择和议价空间,如果进口量大增还可以倒逼国内乳业转型升级,市场进一步规范。